首页>当代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当代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9-4393
  • 国内刊号:11-4449/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曾获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当代医学杂志2017年第04期

地氟醚与丙泊酚及舒芬太尼联合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李明生;李胜德;杨圣强;景卫;李红岩

关键词:地氟醚, 丙泊酚, 舒芬太尼, 联合诱导
摘要:目的:探讨地氟醚与丙泊酚联合诱导对MAP、HR及BIS的影响,以期达到循环稳定和达到气管插管所需麻醉深度的目的。方法选择择期甲状腺瘤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地氟醚+丙泊酚组(D+P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所有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 ,10 min后P组(丙泊酚)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丙泊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D+P组(地氟醚+丙泊酚)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异丙酚0.5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两组静脉注药时间均为1分钟。然后D+P组(地氟醚+丙泊酚)开启地氟醚蒸发罐刻度至12%,氧流量8 L/min。所有患者均于静脉注药结束4 min后行气管插管。插管后关闭地氟醚蒸发罐,维持新鲜氧流量2 L/min,潮气量8~10 mL/kg,调整呼吸频率或潮气量维持呼气末CO2分压35~45 mmHg。记录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的MAP和HR和BIS。结果与基础值相比,两组患者MAP在T1时均降低,在T2时均升高,P组(丙泊酚)变化较D+P组(地氟醚+丙泊酚)明显(P<0.05),MAP在T1时降至(68.1±8.1)mmHg;两组HR在 T1时均减慢(P<0.05),在T2时均加快,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BIS值在T1均在45以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临床意义。结论地氟醚与丙泊酚及舒芬太尼联合诱导可维持循环相对稳定并可达到气管插管所需的麻醉深度。